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大学
本科部/玉泉书院
联系人: 王老师;卢老师
电话:010-8825623488256298
电子邮箱: bkb@ucas.ac.cn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

 

寻访科学家精神——玉泉书院组织学生赴广东广州开展专题社会实践活动

  • 日期:2025-07-30
  • 288

2025年7月15日-18日,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的30名本科生以“寻访科学家精神,树牢科技报国理想”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的大力支持下,同学们先后走进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并参访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杨匏安旧居、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通过专题报告、实地考察与座谈交流,同学们深入了解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规划与制度创新实践,切身感受了老一辈科学家的奉献精神,进一步坚定了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

7月15日上午,祝林老师为同学们做了题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创新中心——创新引擎与未来蓝图》的报告。随后,齐玥老师聚焦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在大湾区的科技战略布局和重大研究成果,为同学们做了详细的报告。通过两位老师的报告和他们对同学提问的解答,同学们对中国科学院在粤地位及成果有了充分的认知,对未来的发展也充满了信心。

下午,同学们聆听了中共广州市委党校梁宏教授的讲座报告。梁宏教授从国家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入手,高屋建瓴地给同学们讲解了我们国家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宏大部署,并为同学们分析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与未来的科研工作者应该如何向中央看齐,为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场同学都认真听取了讲座并收获颇丰。

7月16日上午,实践团队参观了华南植物园温室群。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观赏了形态各异的特色品种。整个过程生动有趣,丰富的植物知识和独特的生态现象让这次科普之旅收获满满。午休前,华南植物园标本馆馆长罗世孝为同学们讲解了南岭地区的生态环境及对应研究,并介绍了陈封怀等为中国植物园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们事迹。通过这次讲座,同学们不仅收获了有趣的生物学知识,更铭记了前辈科学家的贡献。

下午,同学们参观了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讲解员从“世界的广州”、“湾区的广州”等维度,生动展示了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开放姿态与核心战略地位。展览还详细介绍了广州在中国近代工业、市政建设上的多个“第一”,以及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从兴建全国首家五星级酒店到举办亚运会等辉煌成就,让同学们对广州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有了更为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7月17日上午,在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地化所”)标本楼的会议室,陈智强研究员介绍了广州地化所在科研创新、技术攻关与服务国家战略成果方面的核心成果。随后,崔泽贤研究员讲解了月球形成与演化的核心理论和月壤样本的研究处理。讲座结束后,实践团队依次参观了环境全重实验室、深地全重实验室和地学与资源科普基地。在科研人员的详细介绍和耐心解答下,同学们对前沿的地化仪器有了基本的了解,也体会到科研工作的严谨和辛苦,进一步理解了科学家精神“求真唯实、创新突破”的内涵。

下午,实践团队走进杨匏安故居陈列馆,这里作为中共早期重要的活动据点,见证了诸多风云际会的历史瞬间。在这座被誉为“华南明灯”的革命先驱故居中,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革命历史与理想信念实践课。

7月18日上午,同学们来到广州南沙科考码头,登上了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实验6”综合科学考察船。在船长和负责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驾驶台、中控室和后甲板,了解了船舶的智能化指挥系统、科考设备配置及深海探测技术。随后,同学们前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参观了南海海洋生物标本馆。这次参观让大家对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有了更深的理解。

下午,同学们来到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回顾了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展馆通过丰富的史料、影像和场景复原,生动展现了当时40名代表齐聚广州、共商革命大计的历史场景,让大家对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过参观三大会址,同学们得以深切体会革命先辈的智慧和勇气。随后实践团队参观了中共中央旧址春园,这里不仅是中共三大决策的见证地,更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早期共产党人在艰难环境下的坚定信念与战略智慧。

本次本科生暑期专题社会实践活动立足于学校“科教融合”办学特色,以“寻访科学家精神,树牢科技报国理想”为主线,深入展现了中国科学院广州地区研究所雄厚的科研实力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活动通过专题学习与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担当,更通过实地探访、座谈交流等形式,引导青年学子感悟老一辈科学家爱国奉献、求真创新的精神品格。此次实践也为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生深入了解广州分院科研布局、传承科学家精神搭建了重要桥梁。(文/图 广州社会实践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