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大学
本科部/玉泉书院
联系人: 卢老师;王老师
电话:010-88256298;88256234
电子邮箱: bkb@ucas.ac.cn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

 

国韵玉泉“古海寻珠”国家博物馆研学行活动

       10月17日上午10点,由中国科学院大学采英学社发起的国韵玉泉“古海寻珠”国家博物馆研学行活动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开始。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张明悟老师带领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参观,并由张老师对展厅及展品进行相关讲解。一场跨越历史长河的思想对话就此拉开了序幕。

1

       在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厅中,从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萌芽到夏商西周礼仪周全,从春秋战国百花齐放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交迭,从隋唐统一多民族发展到辽宋金夏元经济繁荣发展,再到明清社会巨变的开端;从原始部族到经济的繁荣,从精美的青铜玉器到古朴的文献古籍,从中原灿烂文明到周边多样文化融合······通过一件件古代珍贵的文物,我们见证了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发展史及其取得的辉煌成就。

       在讲解中,张老师对每一时期每一件历史器具背后的故事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他详实的历史叙事和幽默的表述,不仅让同学们沉浸在历史的海洋中,也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倾听。张老师在为同学们讲解各文物的的同时也补充了各朝代有关的前沿观点,丰富了同学们对史学的观点角度,在造型、审美、礼仪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加深了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也提高了同学们的历史兴趣。

       移步换景,展厅移换,同学们不仅沉浸在厚重的历史文化中徜徉史海,更是主动思考提出自己对历史事件的见解和疑惑。张老师也耐心地解答同学们的疑惑,鼓励和启发同学们进行更多的思考。

2

       在“长城内外皆故乡”内蒙古文物菁华展和“海宇攸同”广州秦汉考古成果展中,同学们领略了南北方少数民族令人惊艳的制造工艺,惊叹于他们繁复精美的装饰器物,也震撼于其极富特色的古代饮食生活和丰富多元的礼仪文化内涵。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华民族自古一体,各民族文化争芳斗艳,共同构成灿烂多姿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事实。

       在中国古代佛造像展和“携程万里”中国古代瓷器艺术展中,张老师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各时期造器审美的变化发展。从由古至今造型逐渐变化的佛像,到各代独具特色的瓷器,同学们沉浸在不同佛造像和瓷器的精彩造型和丰富内涵中,感受中国古代雕塑、制瓷技艺与精神信仰高度融合之美,也自豪于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源远流长、开放包容和博大精深。

3

       一天的参观很快结束,筋疲力尽的同时同学们却都很兴奋。大家抓紧最后的机会向张老师提出自己的疑惑,一时间各种观点碰撞精彩纷呈。同学们在史海中忘记了时间,尽管错过了午饭,但在张老师依旧洪亮有力的讲解中,每个人都劲头十足,真切印证了“知识就是精神食粮”的名言。

       “听完老师的讲解,对文物的背景了解得更清楚了。特别是他讲解的脉络十分清晰,内容深入浅出,小朋友也很好理解。另外老师的讲解很接地气,他会做一些不同朝代间的对比,从审美、政治等因素更深刻地去分析问题。今天感觉很有启发。”途中我们采访了一位带领孩子跟随张老师讲解的家长,她对本次博物馆之行的意外收获赞不绝口。在丰富自身的同时帮助更多人更好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也是采英学社举行系列活动的初衷之一。

4

       以“立德树人”为活动指南,中国科学院大学采英学社发起了国韵玉泉“古海寻珠”研学行系列活动,组织有兴趣的同学对博物馆、文物展、历史古迹等文化场所进行参观学习,加深同学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具有一定的社会教育意义。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本立体的百科全书,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丰富、内容精彩绝伦,参观博物馆帮助同学们深切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情怀,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也感受到了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的绚丽多姿和身为中国人的无比豪情。

       最后感谢张明悟老师为同学们带来的的精彩讲解!同时,下一次“古海寻珠”研学之旅也在筹备中,期待每一位同学的加入!(文/张雪雅  图/ 廖鹏崴 李贤琦 张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