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晚七点,科学前沿进展名家系列讲座Ⅱ第57讲在玉泉路校区礼堂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郭东华研究员。郭院士根据同学们的实际学习情况,细致地从空间对地观测起源、发展、对地观测三大方向、全球变化科学卫星、月基对地观测系统和对地观测发展趋势六个方面细致介绍了对地观测的相关内容。
“对地观测的历史不长,只有55年。“郭院士从1962年的第一届国际环境遥感大会讲起。“对地观测卫星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十年的阶段。”第一阶段1960-1970以太阳系观测为主,对地观测为辅。1970-1980星载光学传感器促进了海洋领域的卫星观测。1980-1990传感器分辨率提升,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继续改进,微波遥感观测卫星逐渐增多。1990-2000对地观测技术飞速发展。随后,郭院士又介绍了欧美、俄罗斯日本和印度对地观测前沿计划,并详细介绍了中国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和遥感卫星地面站。
在看空间对地观测发展这部分中,郭院士重点介绍了地球观测组织、全球综合的球观测系统实施方案和对地观测大数据,并强调了对地观测的重点在于应用这一观点。
随后,郭院士简述了对地观测的三大方向。“这三个方向均是对地观测的前沿方向。”通过高光谱遥感,可以通过分辨材质提升分辨精度;激光雷达具有传统雷达所不具备的观测优势;微波对地观测具有全天时、部分穿透、与红外和光学遥感互补的特点。之后,郭院士介绍了这三个方向中的应用,以及相关的两本专著。
之后的一部分中,郭院士详细介绍了全球变化科学卫星。全球变化科学卫星(SAR)宝包括森林生物卫星和冰川卫星,通过这两个卫星实现对地球对应部分的监控。除此以外,郭院士讲道,月基对地观测卫星也是全球变化卫星的重要构想之一,并在第五部分中对其做了简略介绍。
最后,郭院士以对地观测发展趋势这一重要部分作为本讲座的总结,通过讲述未来可能能的对地观测趋势联系同学们的学习实际,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个又一个可能的应用方向,并呼吁同学们进入相关的行业奉献自己的力量。到此,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文/朱璟 图/杨依涵 来源/国科大记者团)
郭院士为同学们做精彩报告
主讲人简介:
郭华东,空间地球信息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现担任国际数字地球学会(ISDE)主席、国科联(ICSU)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CODATA)前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主任、ICSU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IRDR)科学委员会委员及IRDR CHINA主席、《国际数字地球学报》主编等职。主要从事遥感科学与应用研究,系统研究了雷达电磁波与典型地物的相互作用机理,建立了无植被沙丘雷达散射几何模型,揭示了熔岩的去极化机理与制备的多极化响应现象,证实了长波段雷达对干沙的穿透性;研发了多源遥感找矿理论方法与模式,建立了重大地震灾情全天时全天候和主被动遥感观测体系,提出全球变化科学卫星及月基观测概念;组织研发了新型对地观测系统,建成神舟飞船陆地遥感应用系统,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数字地球原型系统和第一个数字地球科学平台。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著作16部,获国际、国家和院部级科技奖励15项,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延伸阅读:
“科学前沿进展名家系列讲座”创办于2014年9月,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为本科生开设的必修课程,同时欢迎研究生与教职工参加,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部主办,讲座召集人为周琪院士。该课程按照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材料、计算机、天文、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邀请相关科学领域的院士等知名专家开展专题讲座。通过讲述科学故事、介绍相关学科方向的科学前沿进展,让学生在本科阶段了解不同学科的科研方向与主要进展,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为他们最终选择学科专业与专业方向提供丰富的判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