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大学
本科部/玉泉书院
联系人: 卢老师;王老师
电话:010-88256298;88256234
电子邮箱: bkb@ucas.ac.cn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

 

【科学讲座】高福:新发突发病毒感染人的机制

2016年12月20日晚七点,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区礼堂如期迎来了科学前沿进展名家系列讲座Ⅰ第49讲。本次主讲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高福。讲座题为:新发突发病毒感染人的机制。当晚,高福院士带同学们走进了病毒与细胞表面的世界。

首先,高福院士介绍了他研究的方向:病毒与细胞表面的作用,被他戏称为“George’s ‘surface’ work”。接着,他以形象的语言告诉同学们近年来新发病毒感染人案例不断增加的原因,即 “变化”。宏观生态在变,气候在变,人的行为在变。他半开玩笑地举了一个疾病传播上的“蝴蝶效应”:人们在SARS时期曾经这样说:“一个香港人打了一个喷嚏,美国的多伦多救护车却在乱飞。”而这样的新发突发疾病正在威胁着人类的安全。提到二十世纪生命科学里最伟大的发现,一般而言是“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但高福院士却认为是:“野鸟可以迁徙”。野鸟在全球有八条迁徙路线,它们带着病毒在全球飞来飞去,而禽流感便从野鸟到家禽再到人类这样传播开来。

面对动物性疾病的蔓延,人畜共患病的情况屡次出现,我们总想知道这是为什么,人类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情况。高福院士正是在细胞的表面上进行研究。面对埃博拉病毒,有美国学者曾做了一项研究,结果是暗示着做疫苗的速度永远赶不上病毒变异,疫苗研究是无用功!而高福院士团队研究埃博拉病毒后的发现却否定了这一说法——由于这样的病毒变异到后来越来越缓慢,研究疫苗是必然有用的。这项重要成果发表在了《Nature》上,它肯定了疫苗研究对疾病预防的重大意义。真如院士笑言“你永远是你,化成灰我也认识你!”

接着高福院士主要介绍了非囊膜病毒是进入细胞的方式。目前的发现大概有五种:一型以艾滋病读为代表:结合受体或辅助受体,单个蛋白介导膜融合 ;二型以疱疹病毒为代表:结合受体病毒多个蛋白介导膜融合;三型以流感病毒为代表:结合细胞膜表面受体后,内吞到内体中,低pH环境里,单个蛋白介导膜融合;四型以登革病毒为代表:内吞到内体中,低pH环境里,不结合受体,单个蛋白介导膜融合;五型以埃博拉病毒为代表:结合内体受体后,低pH环境里,单个蛋白介导膜融合。在讲述到发现埃博拉病毒的作用方式时,院士强调了他的实验室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此外,他还讲述了MERS、Zika病毒的一些作用,以及研究此类病毒的意义。在最后,高福院士也提及,疾病的种类数不胜数,当然还有别的作用方式等待研究者们去探究发现。

无论是从研究成果的丰富而言,还是从为人处世的态度来看,高福院士都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学者。在研究成果方面,正如他的学生所言,在《Science》《Nature》《Cell》等都发表过文章的他是生物界的“大满贯”。“做科研最要的是两件事:选题和执行力——选题要顶天(世界难题)立地(人民需要)!之后便是要去做,就是要执行!”讲座最后,高福院士以在塞拉利昂抗击埃博拉病毒的经历为引,教导同学们现在本科阶段要好好学习,毕业后还可以去他的实验室一起与折磨人类的病毒做斗争。仅禽流感病毒而言,他这样说道:“目前发现的仅仅是冰山一角,重任还在你们身上”。(文/王华阳 图/包浩然 来源/国科大记者团)

                             

延伸阅读:

“科学前沿进展名家系列讲座”创办于2014年9月,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为本科生开设的必修课程,同时欢迎研究生与教职工参加,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部主办,讲座召集人为周琪院士。该课程按照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材料、计算机六个专业,邀请相关科学领域的院士等知名专家开展专题讲座。通过讲述科学故事、介绍相关学科方向的科学前沿进展,让学生在本科阶段了解不同学科的科研方向与主要进展,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为他们最终选择学科专业与专业方向提供丰富的判断依据。

高福院士为同学们做报告高福院士为同学们做报告本科生与高福院士现场交流互动本科生与高福院士现场交流互动同学阅读高福院士带来的《通往诺贝尔奖之路》同学阅读高福院士带来的《通往诺贝尔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