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晚7点,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玉泉路校区礼堂中,中国戏曲学院傅瑾教授给国科大的学生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梅兰芳的艺术人生”。
据考证,本次讲座的地点——玉泉路校区礼堂是梅兰芳最后一次表演的舞台。可见中国科学院与梅兰芳的关联颇深。
梅兰芳四岁丧父,十二岁丧母。
梅兰芳小时候很笨,在堂子里演出,比自己的表哥天资差得多。但因为自己的勤奋,10岁登台演出,在1908年搭喜连成班唱戏。1911年北京各界评选菊榜,梅兰芳名列第三名探花。
梅兰芳在1913年首次随王凤卿到上海丹桂第一台演出,大红大紫,甚至名气超过了主角王凤卿。
随后因为舞台效果过于出色,演出时间再增加一个月。于是梅兰芳声誉日隆,演出大受欢迎,后来梅兰芳开始尝试时装新戏,如《邓霞姑》,《孽海波澜》,《一缕麻》。但因此受到了他的好朋友的劝告,劝他多学点昆曲。梅兰芳接受了这个建议,尝试了《思凡》,《游园惊梦》,《贵妃醉酒》,《奇双会》。
而正是梅兰芳的不断努力,才让梅兰芳成为了中国文化的大使。在日本的演出、1930年的美国访问更是大受欢迎,两个大学都给了他名誉博士的头衔。
八年抗战中梅兰芳蓄须明志,抗战后梅兰芳不再演新戏,演的戏目越来越少越来越精,甚至有“梅八出”的说法。
1961年在中科院礼堂演出《穆桂英挂帅》是梅兰芳的绝唱。(文/许潇阳 图/杨依涵 本文作者系国科大记者团成员)
主讲人介绍:
傅谨,男,文学博士,教授。1956年生,1987年在杭州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文艺学(美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戏曲研究所所长、《戏曲艺术》杂志主编,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延伸阅读:
“艺术与人文修养系列讲座”创办于2014年9月,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为培育本科生人文素养、家国情怀而设置的公共必修课程,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学文化三个专题。讲座邀请北京地区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在艺术或人文领域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做主讲人,致力于国科大本科生艺术与人文修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