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大学
本科部/玉泉书院
联系人: 卢老师;王老师
电话:010-88256298;88256234
电子邮箱: bkb@ucas.ac.cn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

 

【艺术与人文修养系列讲座】北大刘华杰教授:自然科学的博物传统

11月25日19时,艺术与人文修养系列讲座第九讲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区阶一6教室准时开讲,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刘华杰为同学们讲述了博物的前世今生,人文学院陈碧荷老师主持讲座。

刘华杰用几个例子引起话题——习总在斐济喝的果汁、星际航行、汶川地震、月季萼片等,这些例子都是博物这样一个包罗万象的学科在生活中的投影。随后,刘老师提出了一个观点,即自然科学可以分为四大传统,而其中最为古老的博物传统却面临着来自数理传统等的威胁,卢瑟福说“所有的科学,要么是物理,要么是集邮。”观点抵触之间似乎传递着这样的信息,博物的生存空间在变小。

之后刘老师提到了博物曾经的黄金时代,在19世纪的英国,其作为绅士的正当职业以及中产阶级的休闲方式取得了不错的历史地位,在当时,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标志,博物在历史帷幕下划出一片领地,但正如博物被误解,进化论也陷入了一种尴尬。达尔文在他的理论中想要表达的非正统、非人类中心论、非进步论却被片面解读成了一种正统话语,但也是在这个时候,博物学家用自己的直觉做出了数理派没有完成的任务——估算出了地球的年龄。

但这并没有阻止博物的式微,科学在逐渐遗忘基础,人们也在忘记博物中蕴含的情感取向,系统的教育带来了系统的遗忘。

而近代博物与现象学的联姻却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博物存在的又一个支点,刘老师着重提到了胡塞尔以及他的《欧洲科学危机与超验现象学》,而在这本书中,作者向我们说明了一种自然科学放大下世界的失真,而生活世界才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真实,“自然科学的不自然”是大家面临的一个悖论。同时人们认识到了博物带来的一种新感性,最明显的就是当时的博物学家如歌德用诗体写出他对自然的观察,而直到现在这本书还在一次次被引用。

正如老师所说:“这个世界上存在着许多无用但美好的东西。”博物大概就是一个例子,然而,大家在承认博物的无用时也是在理解它的有用。最后老师建议同学们在课余可以培养起一个类似的兴趣,像一个博物学家一样生存,还原知识最原生态的美好,这大概就是无用的博物想告诉我们的有用的道理。

最后,这样一场春风化雨式的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主讲人介绍:

刘华杰: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教授,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博物学文化研究者。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曾获霍英东奖、人文杰出青年学者奖、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台湾吴大猷科普佳作银签奖。原来的兴趣在于非线性动力学的哲学、科学传播学和科学知识社会学,近年来倡导复兴博物学。

延伸阅读:

“艺术与人文修养系列讲座”创办于2014年9月,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为培育本科生人文素养、家国情怀而设置的公共必修课程,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学文化三个专题。讲座邀请北京地区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在艺术或人文领域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做主讲人,致力于国科大本科生艺术与人文修养的提升。来源:国科大记者团  作者:文/李聪聪 图/徐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