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预告

教师风采

新闻中心

    • “请历史记住他们——‘两弹一星’研制带给我们的启示”——本科部党总支部开展2025党团骨干专题培训班 “请历史记住他们——‘两弹一星’研制带给我们的启示”——本科部党总支部开展2025党团骨干专题培训班
      2025年11月14日晚6点,本科部党总支部2025学生党团骨干培训班在教三楼304教室正式启动。本次培训特邀中国科学院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原党委书记何林老师作题为“请历史记住他们——‘两弹一星’研制带给我们的启示”的专题报告。各学生党支部全体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及班级团支部团员骨干参加了学习。本科部团委学生副书记王韵淇主持报告会。 报告会上,何林老师以其深厚的史学素养和独特的亲历者视角,深情回顾了“两弹一星”事业中众多杰出科学家的感人事迹。他重点讲述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钱学森、钱三强等一大批已在海外享有盛誉的科学家,怀着炽热的爱国情怀,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挠、克服千难万险回到祖国怀抱的艰辛历程。 何林老师通过详实的史料指出,这些科学家与当时世界顶尖的科研大师同出一门,但他们深刻践行了“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的坚定信念。他将生动的个人故事与宏大的历史叙事相结合,系统地阐述了归国科学家们如何将所学知识奉献于祖国,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带领科研团队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最终铸就了“两弹一星”的辉煌业绩,奠定了新中国大国地位的坚实基础。 整场报告内容详实、感人至深,使在场全体学员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相信通过本次学习,各位同学不仅对“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有了更为透彻的理解,更从老一辈科学家“国之大者”的崇高选择中汲取了磅礴的精神力量。 此次专题学习会作为本学年学生党团骨干系列培训的开篇之举,为后续培训活动打好扎实的思想基础。本科部党总支部将继续深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党员与骨干将学习感悟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文/潘琦 图/王永生)
      [11/18]
    • 国科大本科生在第50届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区域赛(沈阳)获得1银1铜 国科大本科生在第50届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区域赛(沈阳)获得1银1铜
      2025年11月15日至16日,第50届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区域赛(沈阳)在东北大学举行。全国各地四百多支队伍于东北大学南湖校区共襄盛举。经过五小时的激烈角逐,我校2024级本科生陈麒安、张高翔、张家诚组成的队伍获得银奖,2025级本科生蔡钟渔、马宇骏、邱宇锋组成的队伍获铜奖。 25级本科生在比赛开始时状态极佳,迅速完成四题,一度进入金牌区,可惜在比赛的中后期反复尝试C题与F题却未能取得突破,最后凭借解题时间的优势获得银牌。25级本科生队顺利通过了三道较为简单的题目,但在K题陷入错误思路浪费了大量时间,最终未能通过全场通过队伍数较多的K题及F题,遗憾获得铜牌。此次比赛中,国科大学子步步为营,充分展现了个人素养及团队精神。截至今日,本赛季已经接近尾声,祝愿他们能取得满意的成绩。也祝愿其余队伍能在下一年的比赛中积极进取,再创佳绩。(文/张高翔、马宇骏 图/刘慧)
      [11/18]
    • 国科大本科生在第50届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南京)获得1枚银牌 国科大本科生在第50届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南京)获得1枚银牌
      2025年11月8日至9日,第50届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南京)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此次比赛汇聚了全国各地三百多支实力强劲的程序设计队伍。经过五小时激烈角逐,我校斩获一枚银牌。 由2023级本科生许天祺、2022级本科生许晋升与2024级研究生朱奕杰所组成的参赛队伍,此前已积累了一定的区域赛实战经验。比赛中,队员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充分发挥各自所长,逐一攻克了多道难题。尽管过程中也遇到一些细节上的挑战,在部分题目上耗费了较长时间,但团队始终沉着应对,最终斩获银牌。 与此同时,由2024级本科生王煜阳、郑兴和2025级本科生潘世钊组成的队伍首次参赛,面对强劲的对手与困难的赛题,他们依然迎难而上,在开赛后一个小时内迅速通过两题。随后,三人分头研究赛题,最终在F、I、M三题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但始终难以迈过最后的门槛。尽管已经长时间陷入了胶着状态,他们始终没有放弃任何希望,在赛场上顽强拼搏至最后一刻,可惜最后仍然以一题之差,遗憾错失奖牌。 今日的成绩是一个新的起点。期待国科大的队伍们在未来瞄准更高的舞台,锐意进取,再创辉煌!(文/许晋升 图/马慧)
      [11/17]
    • 计算所举办202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交流分享会 计算所举办202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交流分享会
      2025年10月31日,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国科大计算机学院”)2025级本科生前往国科大计算机学院主承办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计算所”)开展交流分享会。会议由计算机本科管理办公室主任郭晓康主持,本次分享会旨在帮助大一新生了解计算机学科的前沿动态,拓宽知识视野,明晰发展方向。 全体合影 交流分享会的首项议程为参观计算所展厅,由计算所教育处处长王元卓研究员讲解。展厅以丰富的实物展陈、图文资料和影像系统,生动再现了我国计算机科技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奋斗历程。同学们认识到103机作为我国首台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在“两弹一星”工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支撑两弹一星研制-走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开启自主创新新时代”主线,令同学们深刻感受到计算所作为“中国计算机事业摇篮”的使命担当与精神传承。 王元卓研究员讲解展厅 在新生科学家班主任见面会上,计算所副所长、计算机学院副院长、2025级本科生科学家班主任包云岗研究员重点介绍了处理器芯片行业的发展动态。在介绍“一生一芯”计划时,他指出:芯片开源是顺应国际形势、国家需要的,也希望同学们都能在大学期间打好基础,扎实掌握软硬件知识,并设计出自己的芯片。他鼓励同学们掌握“开源”思维,眼光长远,兼容并包。勉励大家要珍惜课余时间,积极增长个人技能,回应时代需要。 包云岗研究员发言 专题报告环节,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主任、所务委员山世光研究员为同学们系统梳理了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他介绍了大语言模型与多模态大模型的技术特点、优势与局限,指出AI正从处理可表述任务扩展至通过更广泛的多模态任务,并正在通用化的基础上实现行业化、专域化与细粒度化。此外,当前AI还面临准确理解客观物理世界并与之正确交互的能力之挑战。最后,他鼓励同学们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投身计算机科学事业,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山世光研究员作报告 科研成果展示环节,先进计算机系统研究中心的解壁伟副研究员从处理器芯片的工作原理开始切入,系统介绍了“一生一芯”计划的学习路线和社区建设等,同时展示了计算所在开源芯片方向的科研成果,使用开源EDA、开源IP和开源PDK构建芯片设计解决方案,降低芯片设计门槛。这让同学们对于计算所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现场气氛热烈,展现了同学们对前沿技术的浓厚兴趣与批判性思维。 解壁伟副研究员作报告 交流分享会圆满举办,本次活动为新生搭建了科研实践对接平台,助力其明晰专业方向、涵养学术素养。愿同学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耕专业、勇毅探索,在学术道路上稳步前行。
      [11/17]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