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城访学记——NUS的半宅生活

  • 张顶兰
  • 日期:2022-02-17
  • 3901

作者:王一斌

20218月,我于炎热的夏季离开祖国,来到更炎热的新加坡,给自己续费了四个月的夏天。然而,这段访学生活并没有像我曾预期的学长学姐所说的那样精彩——因为疫情发展、政府规定等原因,我过上了半宅生活……

半宅生活——宅,但不完全宅。由于疫情,课程大多为网课,又不能常出门浪,我只好经常宅在屋里;也正因此,我会抓住每个能够和社会、学校接触的机会,认真地感受这里的生活和学习氛围。这是一段特殊而难忘的记忆:虽然在生活和学习中受到了各种各样的限制,但是我依然能够体验到在这个学校学习的乐趣,以及这个城市的魅力。

1.NUS校徽

NUS校徽

2.NUS 访学小分队

NUS访学小分队

一、学习篇

由于学校规定,在我选的课程中,一多半的课是网课,只有几个小班tutorial在线下的实验室进行。算上tutoriallab,我一周有十节课,但只有4节是线下授课。还未出发的时候,我发邮件问了NUS的老师能不能在国内上网课,而得到的答复是:建议前来新加坡亲身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学校的学习氛围,这和远程上网课是有很大的不同之处的。有道理,那就来体验一下吧。

在开学的前两周的课堂上,我一直在适应不同老师的不同口音……新加坡本地老师的Singlish让我听三遍录播也听不懂说了什么,韩国老师流利飞快的美音让我梦回托福听力,还有东欧老师的俄语口音……每节课我总有一部分是跟不上的,下来要反复看好几次录播。过了一段时间后,我才慢慢适应了各门课老师的讲课风格,语言压力也没有那么大了。

NUS的课程都很有趣。课堂上老师会把复杂抽象的概念阐释得生动形象,课后向老师提问也都是有问必答;在tutorial中,老师和助教会提前备好讲义,热情地带同学们讨论问题,当我们遇到“想表达观点但是说不清”的情况时,老师也会耐心地引导;在lab中,老师也会手把手教我们配置服务器、debug、解释代码。

3.Programming Methodology课程的Lab

Programming Methodology课程的Lab

4. Parallel Computing

Parallel Computing课程的Lab

5.与Parallel Computing课程老师的合影

Parallel Computing课程老师的合影

除了有趣之外,NUS的课也不是那么好上的。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门课,当属四年级课程《优化算法》。这门课只有30多名学生,是唯一的线下lecture,、我却万没想到这门课竟给我的访学生活开启了困难模式……还没开学,老师便给我们布置了几道OJ作业,说“这几道题做不出来的同学请谨慎选修这门课”——活生生的劝退!虽然考察的是一些比较常见的算法,但在国科大基本没有受过OJ算法训练的我,硬是折腾了好一段时间才做出来。开学后,每半个月老师都会留几道OJ题目考察课上的知识点——多是来自世界各地ICPC竞赛的题目。这对从来没有打过ICPC的我来说简直是“新手打boss”,每次看其他同学在排行榜上两三天全部AC,而我要花好几天才能做对一道题,直接emo了……算法是需要融会贯通的领域,而我由于此前接触的少,思路也打不开,虽然课上的东西听懂了,但稍一变通又找不到思路,结果在期中考试喜提了全班垫底。这对我来说是当头一棒,曾经在班里为自己还说得过去的成绩沾沾自喜的我,在这里竟然垫了底。在国内拿了好几次奖学金,出国再挂了科岂不是丢大人了?为了保证期末一定要支楞起来别挂科,我一次次观看课堂录播和tutorial的讲义,反复研究老师给作业提供的示例代码,期末考试提前一周开始拼命复习……好在平时成绩不算太糟糕,期末考试也稍微开了窍,最后看到成绩单上的“B-”,我吊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6.还没开学就要肝的OJ

还没开学就要肝的OJ

虽然基本是上网课,但在NUS上课的体验还是很好的。我在这里学到了很多对未来有用的专业知识,也在和来自不同国家的老师、同学的交流与合作中开拓了更多视野,更在一次次困难中挑战了自我也认识到了不足……这番访学不虚此行。

7.70多人的大型考试被安排在体育馆

70多人的大型考试被安排在体育馆

二、生活篇

NUS校园坐落在一个名叫Kent Ridge的山岗上,校园面积不是很大,但每条路都是一条山坡,再加上炎热的天气,走上两三步就让人汗流浃背。也正因如此,学校提供了非常便捷的校车服务,小小的校园运营了五条校车线路,几乎每个角落都有校车经过。在刚来的时候,由于没有学生卡,我和室友徒步大半天才能找到上课的教室。

8.NUS计算机学院楼COM1

NUS计算机学院楼COM1

9.Utown

Utown

由于没有申请到宿舍,只好和同学一起在外租房。疫情间过着半宅生活的我有两种模式——居家宅男和校园老油条。只有线上课的日子,我基本一整天都会宅在家里,闲暇的时候舍友会出去健身锻炼,本懒人就窝在屋子里打打游戏刷刷剧,变成一个宅男,唯一的运动量就是下楼去超市购物或者买吃的。而要上线下课的话,便乘坐20分钟公交车前往学校,下课后泡在图书馆学习,到了饭店就坐校车横穿半个校园去UTown的餐厅点一份炸鸡饭,吃饱喝足后再乘公交车踏着夜色回家。

10.UTown的食堂

UTown的食堂

新加坡虽然面积很小,但却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国家。新加坡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多元:这里居住着不同民族的人民,各种各样的文化在这里共同绽放,中国的春节、西方的圣诞节、印度的屠妖节(Deepavali)都是新加坡的法定节假日。为了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政府还特意要求每栋组屋(HDB)必须要容纳不同民族。华人文化更是遍布新加坡,中文(新加坡称华文)甚至被列为中小学的必修课,在许多场所都可以和当地人直接通过中文交流,这也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11.国家博物馆中墨西哥亡灵节的展览

国家博物馆中墨西哥亡灵节的展览

12新加坡的唐人街牛车水

新加坡的唐人街——牛车水

我和室友初来时,还曾期待着借着周末和节假日“玩遍新加坡”,可还没过一个月,新加坡政府放宽了疫情限制,确诊病例与日俱增,我们的“旅游计划”也被打破了。本着安全游玩的原则,我们只好选一些有代表性且人少的地方游玩参观,在这个特殊时期打卡纪念:只有我们两个人的飞行者摩天轮、工作日不用排队的环球影城、空荡荡的新加坡国家博物馆……虽然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去过,但我们也曾“独享”过世界闻名的鱼尾狮雕像,在摩天轮上眺望邻国马来西亚和印尼,在圣淘沙的高空缆车上悉数远处排队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船只,在“花穹”认识从未见过的热带植物……这些独特的体验我会一直留在记忆里。

13.从摩天轮上俯瞰滨海湾

从摩天轮上俯瞰滨海湾

14.圣淘沙的夜泊

圣淘沙的夜泊

15.夜晚的滨海湾金沙大酒店

夜晚的滨海湾金沙大酒店

 

身在他乡总是客,从樟宜机场起飞的时候,我的访学生活便告一段落了。虽说只有短短的四个月,但这次经历对我来说弥足珍贵。克服语言和生活等各方面的困难,我学会适应一个陌生的全新文化和环境;在困难模式的课程中我在挑战自己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能力的不足;在半宅生活中体会多种文化融合起来的异域风情,让我对民族、国家、文化有了新的认识……我想,这些足以满足我的期待。若是终日待在舒适圈里,又怎能够得到自己的能力所在?若是不仰望世界之大,只有偏安一隅的格局又谈何成为领军人物?我给自己续费了四个月的夏天,错过了国内的秋天回到熟悉的冬天,在心里埋下了一个春天。

 

        作者简介:王一斌,2018级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本科生,高中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校期间学业成绩优秀,于2021年8月至2021年12月赴新加坡国立大学交流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