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访学初记

  • 张顶兰
  • 日期:2018-12-11
  • 4887

文/阚成章

 

“生活是这样的:

要么对眼前的一切心怀感激,

要么就一无所得。”

 

码这些文字的时候,刚结束日程紧张的复习周,写了十几页的报告与一场连续五小时的数学考试。学期到此过半,北欧已然入冬,窗前的叶子从金黄烧成火红,到现在一片也不剩了。这才有一点空闲来书写回顾已过半的访学生活

初心

出国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要经历许多周折,耗费大量资源与心力,把自己踢出原有的舒适圈,像我这次更是孤苦伶仃——这一期来瑞典的项目只我一个人。想清楚求学的初心,才有走下去的动力。像我这样心里并不透亮的人,初心并非一开始就完全明确,只是有某种冲荡的力量,某种感怀,被某事某物某人某细节打动而为此不顾一切,在千山万水柳暗花明间不断反顾,而后坚定而心安。

我必须承认自己最初申请学校时的急功近利。那时整个人的生活都浮躁得很,一心想去最有名气的,而又能力有限,自然没有最终被选上。连续的毫无理由的被拒绝颇让人抑郁。郁闷的一段时间里,许多关心我的老师包括我的导师、人文学院的几位老师及杨校长和我聊天,他们用各自亲身的经历和故事启发我,给我创造了一个想象空间来自我关照,顾及现实条件又穿透种种名相地作选择。这是我颇感激的。学校提供的选项都是高质量的,各处本身并无优劣之分,而欧洲当是比较适合我目前状态的地方。即便已曾游历过西欧六国,时隔七年再出发,带着满心的新的问题,到科学与启蒙、现代与后现代的故乡追本溯源,到一个有深厚传统的学术圣殿体验不同的课程和校园文化,到陌生而神秘的国度远行拜访那些先知——听到名字就会心头一颤的数学家、音乐家、诗人或作家的旧宅,体察在外人眼里如同神话的北欧到底是如何面目、诺奖周与圣诞新年间的斯德哥尔摩是如何氛围,同时去到那人文艺术永恒沉醉之处重新审视自我、思考我将如何生活……这些都是我心中最初强烈的期待。

于是便来到了瑞典。

“学”与“广义的学”

学校名称的直译是皇家技术学院(Kungliga Tekniska Högskolan),整个校园里的工科气氛非常浓厚,这是和国科大不太一样的地方。初到时系主任专门把我叫到办公室商量课程选择及学习计划,后面调整课程时负责国际项目的管理人员也非常关心我。这边供留学生选择的课程不多不少,而且访学到这边来都是和研究生一起上课(因为本科生课大多是瑞典语授课的,研究生课程才是英文的)。出国前杨校长鼓励我选之前没有涉足过的领域,以期最大化体验。故而我只选了一门数学相关的课程,另外三门分别是项目管理、建筑工程与物流工程研究生专业的核心课。因为是把学期拆成两半,每门课课时都很集中,一周要上四五节,有时甚至一天上午下午都有同一门课;后三门课的组织形式十分多样,要自己选题写项目书或研究报告,在小组中比较讨论,在seminar上汇报反思,并有许多实践项目,如项目管理课的城市规划项目部分,老师请到了斯德哥尔摩市的规划主任及咨询公司的CEO等来作guest lecture,物流工程课则计划去lidl超市现场考察供应链等(我同时也听之前来这里访学的材料系同学说有课程老师带大家去造纸厂参观的)。数学课则是老老实实地推公式,半学期要读160Springer的一本专业书及参考材料无数。老师是德国人,耐心认真,推演公式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步骤,也很照顾学生感受。课堂颇有节奏感,会时常停下来回顾总结,每堂课后都在课程网站上写详细点课程日志提炼要点,也会带我们看一些市场的实例讲一些有趣的段子。理论与实践结合,多彩又充满挑战,我倒是在不惜冒着挂科而自掏学费的风险在体验这些课程的。

前述是狭义的,是可以反映到成绩单或访学报告里的。但我感觉收获同样多(甚至更多)的是广义的学KTH很好地反映了整个瑞典的社会面貌,国际化且注重自由平等。一场平等与维权讲座,让人对大学有新的反思;一系列专门给留学生的瑞典语、瑞典文化课程、周一到周五每天中午在图书馆的language caféopen lecture是学语言、学文化、了解新领域的绝佳场所;加入各种社团,在街头与拉选票的政客聊天,在社区活动中心学Zouk舞蹈,去旧书店寻诗集听老板讲Astrid Lindgren Selma Lagerlöf,到画廊听画商谈油画与瓷器收藏,拜访华人朋友回望北京往事,去斯德哥尔摩大学、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及各类博物馆徜徉,去旧货店淘宝,去瑞典朋友的古典公寓里切磋多国厨艺……如此种种都是我在这里的选修课。成绩、名誉、学位学历等像是权力体系加于人的规训,我真正担心的则是自己由于闭塞而看不到这世界的丰富与美、由于鄙薄而错过与有趣的灵魂(跨越时空)相遇相知。谦虚而真诚地敞开自己,各美其美而求同存异,在外的种种交流与实践,或许是最重要的吧。

衣食住行絮语

学是如火如荼的,但在外生活又要独自面对种种琐碎。我的想法是尽量积极主动,把衣食住行也看作一种修炼或享受或休息,而非疲于应付。挑水劈柴皆是嘛。

瑞典人倾心设计,很注重仪表衣着。曾在开放日参观Stockholm A Building 内的服装工作室,其前卫堪称领衔世界。作为穷人家的孩子,我没钱买什么时装。但在这边买服饰有经济窍门,作为高福利国家,瑞典很注重物质流通与回收利用,其中一重要门路便是二手衣物店。如红十字会的二手店及Myrorna等品牌店几乎遍布斯德哥尔摩,都有很高品质的衣服,消毒处理而经济高效地循环利用。穿衣本来是舒服得体为上,顺带表达个性。有时候觉得旧鞋子或旧衣服反倒具备苍白新者所缺的岁月能量。

几乎每顿饭都是自己做。一是因为下馆子贵得很,二是自己动手才吃得上妈妈的味道。大中华超市几乎有所有食材,来时自带些干货也很好。想念一种味道的时候最真切地感受到一种文化。厨具和火候是须留意的,这边的电炉子不比国内的明火炉,许多须爆炒的菜不容易实现,如有电饭煲则高汤米饭都轻而易举,烙饼则离不开电饼铛,这两样许多人是从国内背过来的。当然我也热衷于尝试学做经典西餐与当地美食,如烘焙、料理等,上课期间的午餐一般是便当或三明治。我出国前给妈妈打下手,学了些厨房基本技能,而后都是自己摸索,也做过黑暗料理,恐怕非实践不能有所心得。烹小鲜如治大国,让食材发挥自身的味道如百官各司其职,最终发现烹饪是一种放松,一种新鲜的审美表达与搭配创造,既像做化学实验又像写诗。

宿舍区是有许多选项的,我选了北郊SolnaKungshamra一片廉租性质的公寓群,居住者包括斯大、KTH的学生、博士生,有工作的移民以及当地人。南北临湖,背靠一片森林,不远有一处皇家宫殿,周围则是富人的郊野别墅区,利于亲近自然,并与当地人互动。住corridor共用厨房,同室友及邻里交流颇多。算是第一次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用心布置了房间的每一处细节,乃至有了家的幸福感。住处的邻居十有三四窗台上布满绿色植物,且不时有猫狗的身影。瑞典人的高幸福指数大半来自拥抱森林湖泊与专注室内设计、享受烛光般的温馨居处。

斯德哥尔摩交通很方便,就是价格颇高。到欧洲其他大城市的机票相比之下却像是白菜价——如去巴黎的联航机票甚至比去机场的车票还便宜。阅读是交通时最好的伴侣。

疼痛与感动

拖着比自己还沉的行李,在慕尼黑机场补缴比机票还贵的行李罚款;尝试月饼以失败告终,作为主厨组织大型聚餐心有余而力不足;想念亲朋的拥抱与吻;怀恋华夏山河大地,听《我的祖国》热泪盈眶;奔波或学习劳累整日无暇洗漱倒头便睡;在森林中散步,看到奔跑的小孩子,对面走来的陌生人的微笑;结识养马的邻居,获赠一兜苹果或一捧薄荷……这些疼痛与感动都来自在瑞典的日子,数不尽也写不尽。天南海北客来,三言两语知心,欣喜发现,再迷茫也有共鸣,在原本的文化环境中不被理解的一切其实都有一大批同类在外面某处等待你;没有任何群体是多数或少数,没有任何价值是主流或末流,一切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只需要成为自己,自己便是自己的标准答案。

生活在哪里都不容易,又处处埋藏惊喜。攻略是实用而索然的,适合回味生活的是小说和故事,适合安放旅程的是游记与诗;经历还没熟透,这篇手记性质的文字是初步的,算是一篇提纲、速写或初记。

 

作者信息

   阚成章2015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生。毕业于山东省实验中学,2015年以高考统考方式考入国科大。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或称皇家工学院(瑞典文:Kungliga Tekniska högskolanKTH)是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欧洲顶尖学府,成立于1827(丁亥年),校名原为“工学院”(Teknologiska Institutet),1877年起改为现名。该校为瑞典国内最大、最古老、最负盛名的公立理工院校,瑞典全国约三分之一的工程师都出自这所大学。自1827年,她便是欧洲培养创新和科技人才的主要中心之一。理工科在欧洲乃至世界享有很高声誉,尤其在建筑学、产业经济学、城市规划、可持续能源、环境技术、电子、信息与通讯等领域有自己的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