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讲座】吴青峰研究员:下丘脑:生存与繁衍的“幕后操盘手”
5月15日晚7点,新一期科学前沿进展名家系列讲座III如约而至。本次讲座,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吴青峰研究员,为我们带来了题为下丘脑:生存与繁衍的“幕后操盘手”的学术报告。
吴老师首先以轻松诙谐的语言简单介绍了下丘脑的相关知识,以便同学们更好地把握报告的主题。吴老师指出:下丘脑是大脑最复杂的脑区,调节内分泌系统、自主神经系统、体温、情感、食欲、生殖等一系列功能,而且复杂的结构也使得针对下丘脑的研究十分困难。下丘脑失控会带来众多疾病风险,包括代谢与摄食障碍、睡眠障碍、内分泌紊乱、神经精神疾病、体温失调、肿瘤与结构性病变等。
接着,吴老师分享了他潜心于下丘脑研究的原因——主要源自他本科学习期间听闻的一种发作性睡病,患者会出现不可抗拒的嗜睡、猝倒、睡眠瘫痪等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生活。这种疾病正是下丘脑中部分神经元丢失导致的。基于此,吴老师立志洞察其机理,造福此类患者。这也展现了他宽广的人文胸怀和强烈的家国情怀。
接下来,吴老师介绍了相关的研究进展,从“吃”和“睡”两方面重点介绍了下丘脑在代谢调控中的作用。他指出:下丘脑中的AgRP神经元(饥饿神经元)激活以后可以促进摄食,而POMC神经元(饱食神经元)激活后可以产生饱腹感。此外,下丘脑内还包括睡眠中枢神经元,神经元的低频发放和高频发放会导致生物体截然不同的行为,包括睡眠、清晰、过激等不同的生理状态。为了方便同学们理解,吴老师还用一只小鼠的光遗传实验视频直观地展示了下丘脑的调控功能。关于下丘脑的发育问题,吴老师指出:与大脑皮层的时间序发育不同,下丘脑以空间序为主,且神经元多样性发生主要遵循级联放大和多谱系产生的规律。使下丘脑在一个小小的脑区产生了众多神经元类型。
最后,吴老师又向同学们讲述了下丘脑研究的一些重要应用,主要包括微调体温以控制肥胖,以及下丘脑肿瘤药物的开发。他告诉同学们,仍有许多机理问题亟待探索和解决,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到相关研究中去。
报告结束,吴老师热情地邀请大家提出问题,同学们也踊跃发言,共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次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文/柳东辰 图/刘昱彤)
[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