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预告

教师风采

新闻中心

    • 玉泉书院第一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暨党的统战理论政策主题学习 玉泉书院第一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暨党的统战理论政策主题学习
      2024年11月18日,玉泉书院第一党支部在办公楼第五会议室召开党员大会,会议由党支部书记高虹同志主持。 会议开始,高虹同志宣布会议议程,并首先对接收高瑷琪、张雨涵、浦嘉越三位同学为中共预备党员进行了讨论。三位同学分别就个人入党动机、培养考察期间的现实表现、主要优缺点以及今后努力方向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与会党员同志在听取汇报后,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一致同意接收三位同学为中共预备党员。表决通过后,三位新党员依次表态发言,她们表示将以此次接收为新的起点,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随后,会议进入主题学习环节。支部组织委员陈慧敏同志带领全体党员学习了党章、党纪处分条例,并要求大家常学常新,将党纪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 高虹同志带领全体党员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通过学习,与会党员同志进一步领悟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论述,并结合党的历史与时代特征,深入探讨了统一战线的基本思想和工作方法,以及中央对统战工作的部署和要求。高虹同志还结合学校“八五”法治宣传教育内容,要求支部内党员同志要进一步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深入贯彻宪法和科技教育领域相关法律法规,作为学生党员,更要积极投身法治宣传教育实践,提高防范诈骗、非法传教、沉迷网络等行为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本次学习,不仅加深了支部成员对党中央战略部署的理解,更深化了大家对新时代党的思想方法的感悟。大家表示,在接下来工作中将灵活运用党的理论与方法,坚定理想信念,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文/朱子昱 图/高虹)
      [11/21]
    • 本科部党总支部赴北京市第九研究所所史馆开展学“两弹一星”精神,做奉献爱国科研人主题培训活动 本科部党总支部赴北京市第九研究所所史馆开展学“两弹一星”精神,做奉献爱国科研人主题培训活动
      2024年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两弹一星”精神提出25周年,“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诞辰100周年。2024年11月19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部党总支部组织师生党员赴北京市第九研究所所史馆,开展学“两弹一星”精神,做奉献爱国科研人主题培训活动。 北京市第九研究所所史馆,是反映我国核武器科技事业发展历程的展览馆。这里是我国核武器科技事业的摇篮,是光辉的“两弹一星”精神的发源地之一,见证了中国核武器科技事业的起步、发展和壮大。“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邓稼先、彭桓武、周光召、王淦昌、陈能宽、程开甲、郭永怀等都曾在这里工作过。 本科部党总支部师生党员同志,围绕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做奉献爱国科研人开展学习,深入学习 “两弹一星”老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和崇高品格,深化科学家精神教育,激励党员同志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系统地参观了原子弹展厅、氢弹展厅、彭桓武展厅、邓稼先展厅、于敏展厅以及荣誉厅等多个展区。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生动的影像呈现、珍贵的实物展示、精确的模型构建以及多媒体互动等多种方式,全体师生全面深入地了解了以钱三强、邓稼先为首的众多科学家隐姓埋名,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定领导下,为核武器事业发展不懈奋斗的科学家精神。 核力量是维护国家主权,保卫国防的最强大武器。通过了解邓稼先、彭桓武、于敏等无数学术人才凭借“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将个人的学术前途让步于国家需求,为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以及广大科技工作者“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感人事迹,师生们对“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学生党员李贤琦同学提到,“九所作为“两弹一星”的研发基地,见证了无数科研人员在艰苦条件下不懈奋斗的历程。通过参观学习了解彭桓武、于敏等专家的杰出贡献,我深刻领悟到“集体集体集集体、日新日新日日新”的所训背后,蕴含的团队协作和持续创新精神。我一定会不忘初心,扎实科研工作。相信前辈们不畏艰苦、砥砺奋斗的精神也将在一代代科院人中传承下去。” 学生党员依斯拉木·依卜拉伊木谈到,“老一辈科学家坚守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毅然选择“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在国际封锁、物资缺乏的年代,开启了一个伟大的事业,创造了辉煌的奇迹。我们学生党员需要学习他们身上展现的“两弹一星”精神。” 学生党员胡力尹同学提到,“今天参观史馆,我们一步一步走进二十世纪的中国核事业发展历程,了解了从原子弹,到导弹核武器,再到氢弹的引爆,感受到了中国速度,切实体会了“两弹一星”精神,我们要跟随党的脚步,听党指挥的指引。正如周总理对于核事业的十六字指示,“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这也是我们在科研道路上应弘扬的精神。”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新时代更需要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更需要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本次培训活动后,广大师生党员一致表示,将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积极传承和弘扬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精神,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在我国卡脖子领域实现并跑领跑,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文/秦帅 图/张雪雅)
      [11/20]
    • 国科大本科生在第10届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郑州)荣获1银 国科大本科生在第10届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郑州)荣获1银
      2024年11月16至17日,第10届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郑州)在郑州轻工业大学举行。本次比赛汇聚了来自全国的三百多支队伍。在经过五个小时的激烈角逐后,我校2023级本科生石曜铭、吕安哲和尤俊翔组成的队伍获得银奖。 本次比赛当中,我校的三名选手配合默契,在出现思路受阻的时刻仍然沉着冷静、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展现出坚持不懈的拼搏精神,发挥出了他们平日备赛时的良好状态,体现了队伍扎实的基础和队员充分的自信心。 这次比赛是2024-2025赛季第四场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区域赛,本赛季的各项区域赛赛事已经接近尾声。希望国科大的选手们能够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在赛季剩余的比赛中继续拼搏,相信选手们一定能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再创佳绩。(文/尤俊翔 图/吕安哲)
      [11/20]
    • 本科部举行2024至2025学年学生党团骨干培训暨“星航班”开班仪式 本科部举行2024至2025学年学生党团骨干培训暨“星航班”开班仪式
      2024年11月14日下午,在本科部党总支部指导下,本科部团委承办2024至2025学年学生党团骨干第一期学习活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图书馆原馆长、天文教育专家、中国科学院老科协报告专家郭红锋老师应邀为师生分享了题为《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的故事》的精彩报告。活动在玉泉路校区人文楼一层报告厅举行,本科部党总支部全体师生党员及各学生组织代表参加。 中国天眼(FAST)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单口径全固定天线射电望远镜,位于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它的建造是中国天文学家和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的结果,是真正的“国之重器”。 讲座起始,郭红锋老师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图片,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建造“天眼”的技术意义及其必要性。FAST的建造是为了解析宇宙中的各种谜题,如暗物质、暗能量、黑洞以及星系的形成和演化等。FAST的灵敏度足以探测到宇宙中最遥远,最微弱的信号,为科学家们揭示宇宙的奥秘提供了重要工具。 随后,郭老师声情并茂地为同学们讲述了“天眼之父”南仁东与全体工程团队通过不懈努力,迈过重重难关,实现了中国拥有世界一流水平望远镜的梦想。在此期间,南仁东院士及其团队从提出设想、计划方案,到工程实施等各个阶段克服重重困难,攻克道道难关,22年兢兢业业造出大国重器的故事,生动展现了以南仁东为代表的科学工作者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矢志不渝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在场的党员师生深受感动与鼓舞。 郭红锋老师还与同学们分享了那段难忘的人生经历——南仁东先生曾带着她爬上过日本最大的射电望眼镜(单口),她站在那一眼望不到边际的中心,问:“我们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拥有这么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呢?”南仁东先生坚定地说:“我们一定能制造出中国自己的、比这更大的、世界一流的大型射电望远镜!” 报告过程中,全体师生聚精会神地聆听,并不时做下笔记。在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围绕FAST的科学价值、南仁东院士的人生经历、未来天文学发展方向等问题与郭红锋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郭红锋老师对于同学们的提问给予了详细而生动的解答,鼓励同学们勇于追问、不断探索。 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同学代表向郭红锋老师献上鲜花。本次活动通过了解以南仁东院士为代表的中国天眼科研工作者前辈们的事迹,让本科部师生进一步深刻领悟到了“天眼精神”背后所蕴藏的民族精神。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秉持南仁东院士的高尚精神,成为社会主义巍巍巨轮破浪前行的执桨人,向这些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学习,传承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和精神谱系。(文/宁钰成 图/宁钰成、姜俊彦)
      [11/15]
    更多